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,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新时代青年要厚植英雄情怀,学习和发扬他们的精神,汲取奋进力量。一百年多来,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,一代代中国青年自觉树立了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的志气,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”的骨气,“敢叫日月换新天”的底气,自觉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,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。 回眸百年,一群新青年曾振臂高呼马克思主义,为遭受劫难的中国苦苦寻找着民族复兴的道路;在万里长征路上,有这样一批年轻人,他们的红色信念坚如磐石,闯关夺隘、冲锋向前、掩护战友、奋勇战斗,成为最终胜利的重要基石。历史已经证明,只要青年敬仰英雄,胸怀忧国忧民之心、爱国爱民之情,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,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,就能谱写出壮丽的青春之歌。国家的希望在青年,民族的未来在青年。新时代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,一定要把英雄模范立为心中的标杆,向他们看齐,弘扬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忠诚、执着、朴实的鲜明品格,追求更有高度、更有境界、更有品位的人生,让清风正气、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。 张自忠(1891年8月11日-1940年5月16日),字荩臣,后改荩忱,汉族,山东临清人,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5战区右翼兵团司令,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,追授二级上将衔,著名抗日将领、民族英雄。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、徐州会战、武汉会战、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。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的战斗中,不幸牺牲。新中国成立后,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,并被评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之一。 | | | |